当前位置:首页 > 政治法律 - 留学生与中国法学(中国学科现代转型丛书) pdf电子版图书
留学生与中国法学(中国学科现代转型丛书) 简介
导言
绪论
一、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
二、学术史的回顾
三、研究思路与框架
**章 法学在西方的发端及其在近代中国的早期传播
**节 法学在欧洲的兴起
1.1.1 法学起源
1.1.2 近代欧洲法学思想和法学流派
第二节 传入美国、日本
1.2.1 美国法学学科建立
1.2.2 美国法学思想发展和法学成就
1.2.3 日本近代法律体系和法学教育
1.2.4 日本近代法学思潮及法学成果
第三节 法学传入中国
1.3.1 法学传入中国的背景
1.3.2 法学传播主体阵容的嬗变
第二章 法学留学生阵容之分析
**节 近代法学留学运动
2.1.1 清末的法科留学
2.1.2 北洋政府时期法科留学
2.1.3 国民政府时期法科留学
第二节 留学精英的群体概貌
2.2.1 籍贯
2.2.2 留学前后的学术背景分析
第三节 事业之起点――留学生涯
2.3.1 救国图强、追求真理的留学动机
2.3.2 学习生活面面观
第三章 留学生与学院化法学的建置
**节 留学生与清末民初法律学制
第二节 留学生与清末民初法政学堂
第三节 留学生与大学法律系科建立与发展
第四节 留学生与法学课程的演进
3.4.1 留学生与法学课程标准化
3.4.2 孙晓楼与法学课程设计
3.4.3 留学生对法学课程的批评和建议
第四章 学科化发展的巩固完善与西学传播的纵深化――留学生与法学会及《中华法学杂志》
**节 留日生与北京法学会
第二节 留学生与中华民国法学会
4.2.1 扣华民国法学会的发展历程
4.2.2 中华民国法学会的学术活动
第三节 留学生与《中华法学杂志》
4.3.1 《中华法学杂志》编刊人之简况分析
4.3.2 论说、译丛等栏目撰稿人之简况分析
4.3.3 论著篇目分析
第五章 学术研究的风格、成就――以刑法学和国际法学为中心
**节 留日生与刑法学研究
5.1.1 蔡枢衡生平与著述
5.1.2 传播新派刑法学理论
5.1.3 构建中国刑法学理论体系
第二节 欧美留学生与国际法学研究
5.2.1 周鲠生与国际法学
5.2.2 崔书琴与国际法研究
结语
参考文献
后记
绪论
一、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
二、学术史的回顾
三、研究思路与框架
**章 法学在西方的发端及其在近代中国的早期传播
**节 法学在欧洲的兴起
1.1.1 法学起源
1.1.2 近代欧洲法学思想和法学流派
第二节 传入美国、日本
1.2.1 美国法学学科建立
1.2.2 美国法学思想发展和法学成就
1.2.3 日本近代法律体系和法学教育
1.2.4 日本近代法学思潮及法学成果
第三节 法学传入中国
1.3.1 法学传入中国的背景
1.3.2 法学传播主体阵容的嬗变
第二章 法学留学生阵容之分析
**节 近代法学留学运动
2.1.1 清末的法科留学
2.1.2 北洋政府时期法科留学
2.1.3 国民政府时期法科留学
第二节 留学精英的群体概貌
2.2.1 籍贯
2.2.2 留学前后的学术背景分析
第三节 事业之起点――留学生涯
2.3.1 救国图强、追求真理的留学动机
2.3.2 学习生活面面观
第三章 留学生与学院化法学的建置
**节 留学生与清末民初法律学制
第二节 留学生与清末民初法政学堂
第三节 留学生与大学法律系科建立与发展
第四节 留学生与法学课程的演进
3.4.1 留学生与法学课程标准化
3.4.2 孙晓楼与法学课程设计
3.4.3 留学生对法学课程的批评和建议
第四章 学科化发展的巩固完善与西学传播的纵深化――留学生与法学会及《中华法学杂志》
**节 留日生与北京法学会
第二节 留学生与中华民国法学会
4.2.1 扣华民国法学会的发展历程
4.2.2 中华民国法学会的学术活动
第三节 留学生与《中华法学杂志》
4.3.1 《中华法学杂志》编刊人之简况分析
4.3.2 论说、译丛等栏目撰稿人之简况分析
4.3.3 论著篇目分析
第五章 学术研究的风格、成就――以刑法学和国际法学为中心
**节 留日生与刑法学研究
5.1.1 蔡枢衡生平与著述
5.1.2 传播新派刑法学理论
5.1.3 构建中国刑法学理论体系
第二节 欧美留学生与国际法学研究
5.2.1 周鲠生与国际法学
5.2.2 崔书琴与国际法研究
结语
参考文献
后记
关于我们 - 网站帮助 - 版权声明 - 友情连接 - 网站地图
本站所收录作品、社区话题、书库评论及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,与本站立场无关
本站所有的作品,图书,资料均为网友更新,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,请与本站联系,本站将立刻删除(E-MAIL:847151540@qq.com)
Copyright © 2005-2016 www.newbook8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备案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