简阅读书网
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小说传记 - 二曲集 pdf电子版图书

二曲集

下载本书


pdf格式
epub格式


分享给好友

二曲集

作者:(清)李颙撰
出版社:中华书局
ISBN: 7-101-01214-0
出版年:1996.01

10(已有人评分)

二曲集 简介

《二曲集》中的教育思想是丰富的,概括言之,包括如下几个方面。(一)学宗陆王心学并糅以程朱理学精神的“学髓”说《二曲集》卷二的《学髓》,是一篇很著名的教育哲学著作。所谓“学髓”,就是学术的真髓,亦即学术最切要的宗旨。这篇论著是李顒给门人的讲学录,由门人记录整理而成,有图有说,而图是李顒自作的。这部《学髓》有图有说,体例有似周惇颐的《太极图易说》,其书分两部分,一为“揭出本来面目”的心性本体论,一为揭示“下手工夫”的道德修养工夫论。在本体论方面,《学髓》认为“人生本原”(又称“灵原”)是人的根本,也是天地万物的根本。实际上这种“人生本原”或“灵原”即指“人心”。以为它“塞天地,贯古今,无须臾之或息。会得此,天地我立,万化我出,千圣皆比肩,古今一旦暮”。这种本体论思想是继承陆九渊的“本心论”和王守仁的“良知说”的,主张精神产生万物,万物体现精神。这种心性论,强调个体内在德性对道德实践的主宰,“人人俱有此灵原,良知良能,随感而应;日用不知,遂失其正,骑驴见驴,是以谓之百姓。”以为此本体是无为而无所不为的,“量无不包,明无不烛,顺应无不咸宜。”由此,《学髓》提出“无念之念,乃为正念”的观点。所谓“无念之念”,即不带有物欲的念虑,完全符合“天理”,它“至一无二,不与物对”,纯然是天理,没有理与欲的二者对立。道德与非道德之分,不是由外在的道德实践过程和结果决定的,而是由“念起”,“念起而后有理欲之分”。“即所起皆善,发而为言,见而为行,可则可法,事业炬卓,百世尸祝,究非行所无事。有为之为,君子不与也”。这是一种彻底的主观道德哲学,它把“存天理灭人欲”的禁欲主义思想推向绝对的内心静境,要求学者固本守真,“理欲两忘,纤念不起,犹镜之照,不迎不随”,只有这样才有本体存在,才谓“绝学”。才谓“大德敦化”。

章节目录

小引(王心敬)/r/n卷一/r/n悔过自新说/r/n卷二/r/n学髓/r/n卷三/r/n两庠彙语/r/n卷四/r/n靖江语要/r/n卷五/r/n锡山语要/r/n卷六/r/n传心录/r/n关中书院会约/r/n卷七/r/n體用全学/r/n卷八/r/n读者次第/r/n卷九/r/n东行述/r/n卷十/r/n南行述/r/n卷十一/r/n东林书院会语附应求録/r/n卷十二/r/n匡蛙要務/r/n卷十三/r/n关中书院会约/r/n卷十四/r/n盩厔答问/r/n卷十五/r/n富平答问附授受纪要/r/n卷十六/r/n书一/r/n卷十七/r/n书二/r/n卷十八/r/n书三/r/n卷十九/r/n题跋杂著/r/n卷二十/r/n传/r/n卷二十一/r/n四书反身录/r/n大学/r/n卷三十/r/n中庸/r/n卷三十一/r/n论语上/r/n卷三十二/r/n论语上/r/n卷三十三/r/n论语上/r/n卷三十四/r/n论语上/r/n卷三十五/r/n论语上/r/n卷三十六/r/n论语下/r/n卷三十七/r/n论语下/r/n卷三十八/r/n论语下/r/n卷三十九/r/n论语下/r/n卷四十/r/n论语下/r/n卷四十一/r/n孟子上/r/n卷四十二/r/n孟子下/r/n卷四十三/r/n反身续录/r/n孟子上/r/n卷四十四/r/n孟子下/r/n卷四十五/r/n历年纪略/r/n卷四十六/r/n潛确录/r/n附录一/r/n佚文/r/n重修云台观朱子祠记/r/n慤叟李公傅/r/n附录二/r/n志傅/r/n国史儒林本傅/r/n盩厔李徵君二曲先生墓表(刘宗泗/r/n二曲先生窆石文(全祖望/r/n关学续编本傅(王维戊)/r/n附录三/r/n附录四/r/n四库全书总目四书反身録提要/r/n四库全书总目二曲集提要/r/n

二曲集 电子版图书下载地址:

二曲集pdf电子书下载地址

 本书有电子版,如无法下载,请加我们Q群:473290040 联系索取。



 围观:下载的电子书缺章、不完整怎么办?



 干货:电子书资源是在哪下载的?



 温馨提示:


  留言邮箱,我们会有专人把《二曲集》这本电子书发送给您。




 已留言,预计收到资源的同学共有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