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文学教育 - 玉音响四方:李鸣盛 pdf电子版图书
玉音响四方:李鸣盛 简介
素有国剧之称的京戏,两百年来好角儿辈出,单就老生这一行而言,更是群星荟萃、流派纷呈。其中余叔岩的余派、高庆奎的高派、言菊朋的言派、周信芳的麒派以及马连良、谭富英、奚啸伯、杨宝森创立的马、谭、奚、杨四大流派至今影响仍然很大,传承者各有代表人物,而流传最广的杨派艺术传人中,京剧表演艺术家李鸣盛则是其中的佼佼者。李鸣盛12岁时在马连良提议下学习京剧。从踏入梨园行那天起,他就经受了年复一年那学戏的艰苦,崭露头角又享受到了鲜花和掌声的快乐。他也曾在倒仓中痛苦徘徊,他也曾在倒好中东山再起。《文昭关》《失空斩》《杨家将》等杨派剧目使他在菊坛名声大噪。新中国成立后他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京剧团,为广大的指战员服务。他也曾多次随艺术团出访各国,为祖国赢得荣誉。1958年为了支援边疆建设,他义无反顾跟随所在的中国京剧院四团(原总政京剧团)调往宁夏,在极为艰苦的环境中开拓事业,为京剧在西北地区的传播,做出了极大的贡献。1964年在全国现代戏汇演上,他主演的《杜鹃山》(扮演主要角色乌豆),得到周恩来总理以及裘盛戎等内外行的高度评价。在十年动乱中他遭受了迫害和磨难仍痴心不改。文革后,李鸣盛焕发青春,在舞台上再放光彩。1980年回京定居后,除演出外,全力培养后继人才,如今当红的杨派老生于魁智、李军、黄炳强等都是他一手培养成才。2002年,李鸣盛走完了他76年的艺术人生,而他那高尚的人品,高超的技艺却永远留给了人们。
关于我们 - 网站帮助 - 版权声明 - 友情连接 - 网站地图
本站所收录作品、社区话题、书库评论及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,与本站立场无关
本站所有的作品,图书,资料均为网友更新,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,请与本站联系,本站将立刻删除(E-MAIL:847151540@qq.com)
Copyright © 2005-2016 www.newbook8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备案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