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休闲励志 - 中国俗文学 pdf电子版图书
中国俗文学 简介
十年前,因偶然的因素,我开始接手中国俗文学学会的工作。上任伊始,创办学术集刊的计划落了空,倒是学术史清理工作进展顺利,先后组织了若干学术研讨会,并合作编纂了声誉颇佳的《现代学术史上的俗文学》(湖北教育出版社,2004)。
其实,类似的工作,此前此后也有人做,如吴同瑞、王文宝、段宝林编(《中国俗文学七十年》(北京大学出版社,1994)、王文宝撰《中国俗文学发展史》(燕山出版社,1997)、陈泳超著《中国民间文学研究的现代轨辙》(北京大学出版社,2005)等。此所谓“英雄所见略同”,都是希望借清理学术史,获得前进的方向、思路与动力。
谁都明白,反省前人足迹,并不保证自家的表演一定精彩。明白学科发展方向,知道路该怎么走,必须伴随艰苦卓绝的上下求索,方才可能取得令人满意的业绩。
记得几年前,我曾谈过俗文学研究的“精神性”、“文学性”与“当代性”,现在看来,还得添上一兼及田野调查与书斋作业的“学术性”。而这,因众多训练有素的博士硕士逐渐走上教学及科研岗位,将变成现实。
其实,类似的工作,此前此后也有人做,如吴同瑞、王文宝、段宝林编(《中国俗文学七十年》(北京大学出版社,1994)、王文宝撰《中国俗文学发展史》(燕山出版社,1997)、陈泳超著《中国民间文学研究的现代轨辙》(北京大学出版社,2005)等。此所谓“英雄所见略同”,都是希望借清理学术史,获得前进的方向、思路与动力。
谁都明白,反省前人足迹,并不保证自家的表演一定精彩。明白学科发展方向,知道路该怎么走,必须伴随艰苦卓绝的上下求索,方才可能取得令人满意的业绩。
记得几年前,我曾谈过俗文学研究的“精神性”、“文学性”与“当代性”,现在看来,还得添上一兼及田野调查与书斋作业的“学术性”。而这,因众多训练有素的博士硕士逐渐走上教学及科研岗位,将变成现实。
关于我们 - 网站帮助 - 版权声明 - 友情连接 - 网站地图
本站所收录作品、社区话题、书库评论及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,与本站立场无关
本站所有的作品,图书,资料均为网友更新,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,请与本站联系,本站将立刻删除(E-MAIL:847151540@qq.com)
Copyright © 2005-2016 www.newbook8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备案号